万亿市场难寻“放心阿姨”——互联网时代家政“困局”怎么破?
发布时间:2021-03-31 来源:元培工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浏览次数:1802新华社记者张辛欣、赵丹丹
报告显示,去年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,市场规模约1.6万亿元。为何万亿市场难寻“放心阿姨”,互联网时代家政“困局”怎么破?
对家住北京望京的新手妈妈肖玉洁来说,“找阿姨”成为眼下最头疼的事。3个月换了9个阿姨,面试咨询过百个,下载的家政App就占了半个手机屏。阿姨倒是不难找,但好阿姨依旧难求。“简历挺丰富,证件也齐全,但一用就发现实际水平和写的有很大差距。”她说。
北京某家政平台中介老师李国芳说,家政领域流动性很大,阿姨几个月换个公司,一个阿姨在多个平台同时求职很普遍。工作经历、客户评价等很难核实。“老师之间也相互推荐,别人推荐来的也只能听一面之词。”她说。
记者打开某家政App,选取月嫂服务,页面显示有800余名服务人员待选,但很难了解到具体信息。不看心里没底,看了眼花缭乱,是互联网时代很多家庭找阿姨的真实写照。
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朱明忠认为,目前家政业“触网”属于相对浅层,尚难看到数据“赋能”。如果最基本的线下服务不到位,线上就显得意义不大。
“目前看,互联网家政所面临的难题背后,依然是难以治愈的行业痛点。”朱明忠说。
从供给端看,我国家政企业近70万家,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区域型中小企业。这些企业都将“阿姨”资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,信息联动共享存在困难。虽然好糠等一批在线家政平台发展迅速,但互联网规模和鲶鱼效应尚未显现,平台难以一己之力实现身份信息、执业资格、健康水平、工作经历等多维度数据真伪验证。
“目前市场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月嫂、育儿嫂等工种之间无明确划分。”朱明忠说,管理和监督缺乏,也使得互联网家政难向“体验经济”转型。
破“困局”还需技术到制度的变革
尽管互联网尚未对家政业带来颠覆式改变,但技术的“触媒”作用正显现。
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正在展开。比如,一些家政平台上线“上户下户”确认系统,将平台与用户、劳动者之间数据连通,捕捉需求,细分服务。业内人士建议,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公开透明的用户评价体系,提升纠纷解决效率。
制度改变很重要。“国家层面取消家政服务从业资格考试认证后,各地方管理和评价标准仍未健全。”吴莹说,亟须从行业、社会各层面建立规范的监督和评价标准。
吴莹认为,社会观念没有转变,就业去向一般,不少院校家政专业成为调剂专业,很难吸引优秀人才。要规范劳动者保险、权益等事项,更需要道德互建,给予劳动者更多尊重和认同。
来源:新华网